gao1
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协同机制

2025-04-05 07:51:25     来源:新华网-北京    阅读量:6049   阅读量:9277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30家,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497项……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实施情况的工作启动会暨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信局报告,“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的协同机制已初步形成。

区域协同立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由三地共同组织起草,于当年11月分别由三地人大常委会同步通过并公布施行。在法规的护航下,三地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三地共同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3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启动运行。

京津科创和产业资源优势互补成效初显。2024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新增注册企业分别超800家、300家,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成功举办,签约合作项目53个,意向投资额超300亿元。

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联合绘制区域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平台地图,构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共享库。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497项,成交额8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逐链出台6条产业链招商方案,成功申创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7个。

据悉,京津冀三地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进一步提升京津冀作为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陇南礼县:工业“链”通未来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精彩阅读

  • 可换电的中大型SUV 睿蓝9重庆车展亮相可换电的中大型SUV 睿
  • 极星将发布Polestar 5 对标保时捷Taycan极星将发布Polesta
  • 试驾丨江铃福特领睿,中国特供的高性价比“真福特”试驾丨江铃福特领睿,中国
  • 捷尼赛思电动版G80发布时间推迟捷尼赛思电动版G80发布
  • 福克斯换装四缸机上市,长安福特迎产品黄金期福克斯换装四缸机上市,长
  • 新款KiWi EV内饰官图 搭载双10.25英寸联屏新款KiWi EV内饰官